(2012—2014)
學校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學校文化是學校群體成員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積累和共同創(chuàng)造生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及其活動結果,以具有學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質形態(tài)為外部表現(xiàn)形式,影響和制約著學校群體成員并代代相傳。據(jù)此,特制定《秀水高中文化建設方案》。扎實推進“愛心平民”、“成功教育”二個文化建設項目的設置與建設;
一、背景分析
(一)歷史與傳承
作為一所有著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民辦學校,秀水高中積淀著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辦學宗旨,以“崇德、敬業(yè)、謹學、善教”為校訓,以“自信學習、自主學習、選擇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為學習模式,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量品行優(yōu)良、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善學上進、學養(yǎng)厚實的合格畢業(yè)生。
(二)文化建設現(xiàn)狀
秀水高級中學自2000年創(chuàng)建以來,以“同心同德、團結一致、艱苦拼博、共創(chuàng)輝煌”的秀水精神為指導。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辦出特色,全面發(fā)展”的辦學指導思想。近年來,學校從“內抓管理,外塑形象”入手,各項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建立了民主、科學、服務型的管理機制,全體教師形成了敬業(yè)愛崗、無私奉獻、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良好精神風貌,使學校教育質量在發(fā)展中得到了極大提高,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三)優(yōu)勢與機遇
經(jīng)過十多年的努力,“同心同德、團結一致、艱苦拼博、共創(chuàng)輝煌”的秀水精神已深入人心。秀水人已從苦干的精神風貌已逐漸走上了巧干的創(chuàng)新之路。同時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秀水人在繼承已有文化的支撐下,努力向學院的中專部分吸取養(yǎng)分。秀水中專的幾十門專業(yè)課程必將給秀水高中帶來新鮮的血液。
二、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guī)范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建設目標
以“愛心平民”、“成功教育”二個文化建設項目為指導;不斷豐富其解讀內涵,形成教師認同的文化愿景,提煉拓展影響師生行為信念的核心價值觀。提升學校的環(huán)境文化,拓展學校的行為文化,完善學校的制度文化,豐富學校的理念文化。
具體目標為三加強:
(一):愛心平民
2012年:繼續(xù)推進“愛心 平民”的文化建設。
2013年:“愛心 平民”的文化建設的典型事例。
2014年:“愛心 平民”的文化建設材料。
(二):成功教育
2012年:繼續(xù)推進“成功教育”的文化建設。
2013年:“成功教育”的文化建設的典型事例。
2014年:“成功教育”的文化建設材料。
四、主要措施
1、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具體分工:
黨支部:學校風紀、制度建設、宣傳輿論
政教處教科室:師生風紀、教風建設、教學教研
后勤處:服務質量、環(huán)境建設、美化綠化
工會:組織教職工積極參與,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3、以人為本,發(fā)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師生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huán)境,每個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huán)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發(fā)展過程中,真正達到“求真務實,以樂醒人,以美育人”的積極效果。
五、保障措施
為了使校園文化建設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一所學校都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
第一要認識到位。我們必須在觀念上提高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能認為其可有可無、無足輕重。應該看到,校園文化不僅會影響教育路線、方針的正確貫徹,而且也會影響學校能否培養(yǎng)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的問題。
第二要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綜合育人。抓校園文化建設,并不是說要拋開學校教育教學常規(guī)工作而另搞一套,很多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本身就滲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的,同時又是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
第三是健全組織,規(guī)范制度。建設校園文化,離不開相應的組織,因此一定要重視組織建設問題。不管是專門從事學生思想工作的正式組織,如政教處、共青團、學生會等,還是其他非正式的學生社團組織,如興趣小組、書法協(xié)會、演講協(xié)會等,都要有專人負責,學校領導或有關教師要從方針政策上把握方向,保證各項文化活動健康有序地進行。
第四是適當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評估機制。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引進適當?shù)脑u估機制,不但可以引起人們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探索其形成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可以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使學校朝著個性化與特色化的方向發(fā)展。